這兩天遊走兩個地方,深深體會到 "心隨境轉"這句話 ,
ㄧ個人....不應該同一個地方,逗留太久;
我在北迴鐵路的火車上,正從花蓮台東地區往台北走...!
韃噠的火車聲,車上的人聲,我聽而不見
在天空即將被夜色淹沒,欣賞夕陽前的花東綠田最後一眼,
我拿起隨身攜帶的NB,看著看著忍不住開始寫著網誌,
火車隨想!!
回到花東玉里,主要是回家看看父母,順便探視玉里健康村的長輩,
近來事情太多,幾次要回家的行程都被取消,總算有ㄧ點時間了,
趁著拿產品給効媽的同時,回家走走!
効媽是賀寶芙的愛用者,回想當初,她也是問題最多最沒信心的顧客!
已經快七十歲的効媽,患有痛風,高血壓,肥胖的問題,
去年我在這裡辦健康講座,她ㄧ聽說可以減重同時改善體質,
便很有興趣地開始使用我們為她設計的保健計畫!
- May 17 Sun 2009 18:46
火車隨想-相信或不相信你所看到的
- Apr 08 Wed 2009 02:58
" 放下它 " 的超然智慧
聖嚴法師圓寂了,他在生前、身後,留下瀟灑的身影,許多智慧法語,言淺意深,字短情長,對芸芸眾生,更是受用。
尤其這句「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堪稱處事應對的寶典。
這四個境界,看似容易,卻難做到。許多人連前兩關都過不了,但知逃避現實,遑論正面處理。
有些人以大無畏的精神,正視困境,直接迎敵,好不容易處理好了,卻在心裡留著疙瘩,鬱鬱難解。放下,是最難的課題。
放下,指的是心境上「船過水無痕」的瀟脫與看開,不是表面的姿態。外表要表現得若無其事不難,內在要隨意自在,其難無比。
有個故事很有趣:老和尚帶著小沙彌要過河,在河邊遇見一位少女,過不了河,老和尚大發慈悲,背著少女渡河。過了岸,放下少女,繼續向前走。
走了一陣子,小沙彌說:「師父啊!佛門不近女色,您怎麼可以背著少女呢?」老和尚聽了,笑著答說:「我都放下了,你怎麼還背著呢?」
老師父身體背著少女,但心無罣礙,小沙彌卻一直想著這事,結果背著少女的反而是小沙彌啊。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與其逃避抱怨不如積極處理,而處理結果不管能否盡如人意,最後都得放下,別擾了心頭,亂了步伐,這不只是宗教修養而已,實則放諸四海皆準,職場更是受用無窮。
聖嚴法師說:「如果真是無法避免的倒楣事,那只有面對它、接受它;能夠面對它、接受它,就等於是在處理它,既然已經處理了,也就不必再為它擔心,應該放下它了,不要老是想著:『我怎麼辦?』
- Feb 13 Fri 2009 01:54
笑,讓細胞都運動
我常常教人家如何提供細胞營養,活化體內細胞,改善原來的身體體質.
那麼, 今天要教的是如何讓細胞多運動!!
如果一個人運動量不足,起碼,要讓自己的細胞運動運動。
細胞怎麼樣運動呢?很簡單,笑,就成了。
有沒有看過人捧腹大笑,笑到在床上打滾,那是很激烈的全身運動,整個身體的細胞都在顫動,就像全身的細胞都在跳舞的樣子,甚至笑到眼淚也出來了,鼻涕也出來了。
即使只是開懷大笑,或者哈哈大笑,橫隔膜也必定配合著上下顫動,收縮放鬆。這麼一來,呼吸心跳會加快,可以吸進更多的氧氣,可以增進血液循環。同時,也順便推擠腹部的內臟細胞發生顫動,肝細胞動起來了、胰細胞動起來了,胃腸開始蠕動了,連膀胱的細胞都動了。笑著笑著,有人要去尿尿了,便祕的人也受益了。所以有人說,笑是內臟的運動,是內臟的細胞在作慢跑運動,多麼有趣的譬喻,哈哈哈哈哈。
那麼再秀氣一點,來個微笑,細胞有沒有在運動呢?
有。
在微笑的時候,身體是放鬆的。身體放鬆時,全身的細胞是自在的。自在的細胞不但是圓圓潤潤的,而且可以依工作需要而拉長縮短。也就是說,細胞隨時都在做瑜伽,在做伸展運動。
讓細胞做瑜伽,想到這,就夠好笑了吧!
而且,笑的時候,身體便放鬆了,也可以緩解神經緊張,因而可以減少細胞承受的壓力。
身心俱疲時,想辦法笑一笑,疲倦便能得到舒緩。因為笑的時候,情緒會興奮起來,興奮能夠令體內的能量流動順暢,不致淤滯,因此,疲倦的情形便得到改善。
- Feb 01 Sun 2009 01:34
環島之 旅part1 - 穿越南橫
這個過年,我走了一趟環島旅行,實踐北醫大上課老師經常提的維持身體健康四大要素:營養,水,呼吸,旅行 !
我經常與大家分享均衡的營養,充足的水分,六大呼吸法,其實,旅行在保健醫學也十分重要,也就是適度放鬆自己.
在課堂上,我們經常做行程安排訓練,有趣的是,旅行規劃重點仍然少不了營養,水,以及大自然採氣!
由於平時工作相當忙碌,趁著過年的空檔與家人團聚出遊,這趟旅行別具溫馨
我們由北部開車往南走,第一站台中(過年),到鹿港天后宮,王功福海宮祈福;
穿越南橫,行經檜谷,啞口,向陽,天池,利稻...到台東,花蓮,
繼續往南走,大武,楓港,屏東,高雄,最後一天走高速公路返台北!
整整六天的行程 ! 見識到鹿港天后宮擁擠熱鬧的香客與老街,欣賞南橫如國畫般的美景,
喜見我玉里賀寶芙健康村的長輩雄仔伯心臟手術後身體復原的迅速,
拜訪高雄Brian總裁那如歐洲宮廷般的營養俱樂部....
我想我得要分幾個part來分享旅途故事吧!
(這裡就是南橫,海拔2000公尺以上,不清楚這是何種植物科,覺得好看就拍下來了)
- Dec 22 Mon 2008 23:41
冬令進補話養生
每年吃完中秋月餅後約一個月,大概是陽曆11月7日前後便進入了「立冬」,習慣上把這個節氣認為是冬季的開始。
在這一年四季裡最冷的季節,我們該如何從飲食上來做保健呢?
傳統醫學基於天人合一的思想,認為四季的規律變化:「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同樣也可以應用於養生。
此想法肇因於農業時代,人們從春耕到秋收,體力長期消耗,加上平日營養缺乏,容易體力不足、抵抗力不佳,若再不慎受到寒邪侵襲,便易招致百病叢生。
而冬季時萬物蟄伏,人體活動減少,新陳代謝也變得緩慢,攝取的營養物質容易貯藏起來,加上食慾也較旺盛,故正是進補養生的好時機。俗話說:「冬令進補,來年打虎」,此階段的養精蓄銳,正是為來年的「春生、夏長」而準備。
進補原則:
(一)傳統醫學的養生觀認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
冬天的時候補肝腎的效果最佳。又因「寒」為冬季
主氣、為陰邪,易傷人體陽氣,尤其老年人最易傷
及腎陽,所以可視個人體質於膳食中適度使用溫性
或是能溫補腎陽的藥材來進行調理。
(二)儘量選擇具有溫經、助陽、活血、通絡、散寒等功
能的溫性食物(如栗子、紅棗、大蒜、南瓜、薑、
雞肉、羊肉、鱔魚、海參等)或熱性食物(如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