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吃完中秋月餅後約一個月,大概是陽曆11月7日前後便進入了「立冬」,習慣上把這個節氣認為是冬季的開始。
在這一年四季裡最冷的季節,我們該如何從飲食上來做保健呢?
傳統醫學基於天人合一的思想,認為四季的規律變化:「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同樣也可以應用於養生。
此想法肇因於農業時代,人們從春耕到秋收,體力長期消耗,加上平日營養缺乏,容易體力不足、抵抗力不佳,若再不慎受到寒邪侵襲,便易招致百病叢生。
而冬季時萬物蟄伏,人體活動減少,新陳代謝也變得緩慢,攝取的營養物質容易貯藏起來,加上食慾也較旺盛,故正是進補養生的好時機。俗話說:「冬令進補,來年打虎」,此階段的養精蓄銳,正是為來年的「春生、夏長」而準備。
進補原則:
(一)傳統醫學的養生觀認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
冬天的時候補肝腎的效果最佳。又因「寒」為冬季
主氣、為陰邪,易傷人體陽氣,尤其老年人最易傷
及腎陽,所以可視個人體質於膳食中適度使用溫性
或是能溫補腎陽的藥材來進行調理。
(二)儘量選擇具有溫經、助陽、活血、通絡、散寒等功
能的溫性食物(如栗子、紅棗、大蒜、南瓜、薑、
雞肉、羊肉、鱔魚、海參等)或熱性食物(如花
椒、鱒魚等),而對於生冷及寒性食物應少吃,以
免傷陽氣。
(三)要節制攝取具有高熱量的甜食或油炸物,多吃點纖
維質類蔬菜,以增加腸胃的飽足感。若害怕食入過
多油脂者,可於燉煮好後,冷藏去浮油。
進補注意事項:
冬令進補雖可改善體質,但並非人人適宜。禁忌如下:
1. 體質燥熱、壯實易上火之人,如面紅目赤、口乾舌燥、溲黃、便秘、舌苔黃膩症狀者,切忌溫補。
2. 感冒如咽痛、咳嗽痰黃、發燒、皮膚紅疹、搔癢者,也不宜進補。
3. 有心血管疾病之人如高血脂、高膽固醇、高血壓、心臟病、動脈硬化者,也勿吃補,以免氣血亢盛上衝,釀成意外。切忌高麗蔘、大量炙黃耆、肉桂。
4. 有腎臟病、糖尿病、痛風的病人,補藥中高熱量的濃湯、油脂、肉汁容易誘發或加重病情 ;不宜進補動物內臟及海鮮,也不適合使用溫補藥材來進補。
5. 平時易腹瀉及腹脹等腸胃虛弱者,要節制飲食,以免症狀加重,最好避免使用太過滋膩的藥材或食物。
6. 補湯中的酒精成分也會對肝膽疾病之人加重其代謝之負擔,更會刺激腸胃潰瘍,加重病情。
7. 婦女生理週期時也不宜進補,以免增加排血量,延長生理週期,反造成不適。
孕婦不可服用十全大補,因含肉桂,恐促子宮血循,導
致流產。
8. 進補時應視個人身體反應自行調整攝取量。在台灣,多數人平日口味較重、嗜食冰品、常熬夜,因此陰虛或陰虛火旺體質的人相當多,若不小心進補過頭了,常易出現頭痛、牙齦出血、流鼻血、煩躁不眠、口乾口苦、大便乾硬等症狀。此時除立刻停止進補外,還可飲用一些甘蔗汁、綠豆湯、冬瓜茶等來減低不適情況。
冬令進補應依天候變化與本身的體質、健康狀況選取最適宜的配方,才能達到效果,建議民眾找合格的中醫師開立處方,祝大家有個溫暖而健康的冬天。
(參考資料:天主教耕莘醫院新店總院 - 中醫部)
看到這裡,您是否已蠢蠢欲動,想要大顯身手,
來個冬令大進補呢?!
蘇菲除了喜歡西方保健食品帶來營養均衡之外
平日其時還蠻愛下廚的!
與您分享幾道東方年菜藥膳食譜
可是有研究過的喔!!
*************************************************
※養生藥膳、健康年菜 (約4-6人份)
鱔魚補血湯:
功效:補氣養血,養顏
鱔魚補氣養血、溫補脾胃,潤燥生津,清熱解毒;另補虛損、除風濕、強筋骨。適用於腎虛精虧、身倦乏力、腰腿酸痛、婦女勞傷、子宮脫垂、脫肛等症。
材料:鱔魚半斤。
藥材:當歸三錢、川芎二錢、白芍四錢、熟地二錢、黃耆三錢、黨參五錢、茯苓五錢、枸杞五錢、黑棗五錢、蓮子三錢、桂枝三錢、淮山藥五錢。
作法:
將鱔魚洗淨除去內臟,備用。
將藥材洗淨,裝入紗布袋中(除枸杞、黑棗、蓮子外),封口備用。
將藥袋及枸杞、黑棗、蓮子同放入鍋中,加適量清水,小火煮1小時,再加入鱔魚,用大火煮沸後轉成小火,燉煮至魚熟爛後去除藥袋即可。
首烏炒雞丁:
功效:補養肝腎陰血;養血止眩
前人有“無虛不作眩”之說。本道菜中之何首烏性溫味甘,是補肝腎、益精血之良品。公雞肉營養豐富,有益氣、開胃、助陽等多種醫療輔助作用。因此,本道菜是精血虧損、中氣虛弱息者所致的頭暈目眩、心悸失眠、神經衰弱、肢體麻木、視物昏花、迎風流淚、耳鳴等症的首選食療法。
材料:雞肉 六兩 、甜椒半個、蘆筍2支、白果12粒、薑末1小匙、辣椒1支、糖少許、太白粉水1小匙。
藥材:何首烏三錢、熟地二錢、黨參三錢、川芎三錢、。
作法:
1.將何首烏用砂鍋或鋁鍋煮30 分鐘,去渣留汁備用。
2.公雞拔去毛,洗淨,去骨切丁,放入碗中,上漿待用。
3.冬筍、鮮椒切丁。
4.坐鍋燒油,將漿好的雞肉丁下油鍋餘炸,熟後倒入漏勺待用。
5.鍋底留油,加入雞丁、配料、醬油、料酒、味精及首烏汁,迅速顛炒,勾芡後盛盤食用。
當歸生薑羊肉湯
功效:
當歸,性溫味甘辛,微苦,有補血、活血、調節止痛、潤腸通便作用,為婦科臨床常用之補血調經要藥;生薑,性微溫味辛,有溫中袪寒、健胃止嶇、解腥臭、消水腫、除濕增溫等功能。三味合用,補血溫經、袪寒止痛。適用病症:產後虛寒腹痛、產後小便頻數、肢體疼痛、四肢不溫、夜尿清長、面色青白、虛寒不足、寒症等。
材料:羊肉半斤、當歸1兩、生薑3錢。
做法:
1.將生薑去皮洗淨切片,當歸洗淨切片,羊肉洗淨切小塊。
2.將全部用料一起入砂鍋,加清水適量,先用大火煮沸後,小火煮約兩小時,調味即可隨量飲用。
《注意事項》
1.羊肉熱量高於牛肉,鐵的含量是豬肉的6倍,對造血有顯著功能,能促進血液循環,是冬令最佳補品。
2.羊肉所含之鈣、鐵質均高,對貧血、虛弱、肺病、氣管炎,一切虛寒病症均有益處。
3.冬季常吃羊肉,可增加消化(酉每)、保護胃壁、幫助消化、修補胃壁黏膜,並有抗衰老和預防早衰的效果。
羊肉去腥氣方法:
羊肉切塊後放入鍋內,一般1斤羊肉放1斤水、半兩醋,大火燒 開後,取出羊肉,再烹調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