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陣子以來,忙自己的私事,處理很多別人的公事,甚至都把網誌關閉了,倒是一件事情,想要在這裡記錄一下,無論如何,很多年以後不管我走到哪裡,再翻開網誌,我會憶起這樁生命的小感動……

 * * * *

接觸文學推廣與出版工作,是我到文化局以後新的業務,想起自己年少高中時代,也一度是文藝少年,記得當年曾參加各種新詩、散文、小說創作,三十歲以前都還夢想寫中篇小說投稿聯合報,寫了兩屆,都因為太沒耐性無疾而終,想不到十幾年以後的現在,我竟然再度與當年的興趣接軌,真是不可思議!
 

基於業務性質,我見到當年的偶像作家,周夢蝶、李昂、凌彿、張曉風、向陽…..,許多前輩大師,以及新一代吳鈞堯、許榮哲、顏艾琳、蔡詩萍等等作家風采,同時也見識許多坊間著名出版商各家風格與文化。  

我不再接觸文學領域已經很久了,多年以來,我屏棄自認為是「無病呻吟」的言情文章,而專研禪學佛法與繪畫,對於文學的感動早已不再,如今再度接觸這個領域,有種特別的感覺,其中一件事情….很令我感動,為這片詳和的文人淨土而感到無比溫暖。

說起遠景出版社,我首先聯想到的是「倪匡科幻小說」,小時候我可是這部小說的死忠迷,少說也讀過二十幾部了吧,一直到大學以後就再也沒碰遠景的書了(大學參加佛學社以後,好像把高中的文藝歲月都淬洗掉了),而這個小故事與遠景有關的。  

前陣子業務單位有一個文化叢書出版案,這個案子共有五個廠商來投標,遠景是其中之一。當天,遠景負責人很早就來了,我很訝異老闆是一位氣質優雅,看起來端莊賢淑的年輕女士,遠景不是很早期的出版社嗎?怎麼老闆娘看起來如此年輕。其他四家出版公司都是好幾個人員出席,簡報的人也都伶牙俐齒,看起來非常精鍊有活力,而唯有遠景由老闆娘單槍匹馬前來競標。


競標的場合其實較勁意味很濃的,每家廠商無不絞盡腦汁發揮創意與臨場應變能力,當然事前計畫書的研擬也是重要關鍵。我好幾次在這種評審會議中負責按鈴控制時間,我每次都會偷偷放水給廠商多點時間發揮,我覺得廠商準備那麼多卻不讓他們講完實在太殘忍了。

那次的標案來了幾位知名作家擔任評審,廠商們競爭相當激烈,也都十分優秀,最後得標者是遠景,我覺得有些驚訝,說真的,我覺得在場其他廠商水準都很高,得標的廠商唯一表現最特別的,應該是簡報者那種誠懇、真實、以及計畫書撰寫細膩吧!我有個很奇怪的直覺,心裡想:這些作家們是不是心腸都很好,才把機會讓給看起來有點柔弱的遠景老闆娘呢? 
  

不久以後,我恍然大悟,對於先前的直覺似乎有點懂了。 

 



這個叢書的案子在議價時很快決標了,我提示廠商,你只能有三個議價機會,否則就要讓給第二順位的競標廠商,遠景在一開始就表明願以底價承標了。這讓我想起另一家出版公司,寧願不接案,對於經費預算一點也不讓步,出版公司的風格真是個一覽無遺,與很多出版界合作之後,國內很多知名廠商如聯合文學、印刻、中時、左右、今周刊,每個公司的味道真得很不一樣。
 
 

決標以後,叢書大綱仍得經過另一組審查委員通過才能進行採訪撰寫,我在開會之前拿會議及委員的資料到市府秘書處申請委員停車證,向來總擺著臭臉不苟言笑的承辦人,看著資料突然抬頭問我一句話:「遠景還在啊?」

 「還在啊!」我奇怪她為甚麼這麼問。

 「遠景很久以前因為出版諾貝爾文學獎叢書虧損好幾千萬」從來不會講話的她突然開始講話:「聽說公司一蹶不振呢!」

「喔………
她的話讓我聯想很多畫面,我想到每次打電話去遠景,總是一個年輕女生接電話,所有文書資料也都是這個女生在做,感覺遠景不同其他出版公司有那麼多人,就好像公司只有這個員工而已。還有,競標那天其他公司都派一群年輕口才很好的「企劃經理」來報告,遠景卻只有老闆娘單槍匹馬一個人前來。
還有啊,聽同事說去年遠景幫文化局出書在新書發表會時,來幫忙的幾乎都是老闆娘的家人親戚,也聽說遠景的創辦老闆已經往生了呢 。 ...


我向秘書處這個「以前」都不會開口講話的人說 :「難怪每次都是老闆娘來,怎麼她看起來都不老啊!」

「年輕啊,老闆當初娶了一個很年輕的太太」她嘆了一口氣,說:「文人嘛!就是太有理想了,出版諾貝爾文學叢書太高級了,臺灣閱讀水準根本不到,整個財務才會垮掉」。

回辦公室的路上,我腦海裡一直浮現那個跟我同姓的遠景老闆娘,我覺得任何看過她的人都會跟我一樣升起憐憫之心,她看起來是個非常漂亮又柔弱的女子,從她講話的姿態與頻率,任何人看了都會想要保護她的。我想著她是如何背負先生遺留下來的財務壓力,咬緊牙根苦撐著這家公司,她沒有讓公司倒下來,因為她知道先生是多麼有崇高理想與夢想的人。

 

我之後都很幫忙這家出版公司,竭盡所能把新北市可以撰寫報導的社區協會、耆老、文史工作者等相關資料,頃盡所囊整理出來給這家公司,那個很像「唯一」員工的小女生,似乎也很感謝我給她這麼多撰寫素材。

 想要幫忙她的人其實不只有我,還有其他著名作家們,攝影大師兼詩人路寒袖 先生,就為遠景出版的這套叢書幫了很多忙,所有攝影幾乎都是不計酬勞幫忙拍攝,當然有更多人在幫她。那日在叢書大鋼審查會上,作家向陽就不斷幫遠景說好話提寶貴意見,我記得他一直建議遠景不要為這套書作網頁,他說若在台北市網站是要另外一筆預算的,網站維護需要很多成本費用,新北市文化局又沒有多給妳預算,他說了一句一語雙關的話,他說:「不要為了理想而作虧損犧牲的事,應以樽節經費為重」!   


 

這是一個小故事,故事還沒有完,其實它也沒有很重要。
 

但我感動著,感動這人間處處有溫暖,感動真情的相繫不為時間空間而阻擋。 
 

由衷祝福生命中每一個正在努力的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蘇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