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了一趟東京吉卜力美術館,在想我不是想要介紹宮崎駿,實在我不是宮崎駿迷,認真說來是去了一趟日本三鷹吉卜力美術館,才有多一點對他的認識,倒是,因為曾任職幼教及兒童美術的關係,看了很多他的電影動漫,聽了很多他的音樂,因此也認識了一位久石讓交響樂大師。
(日本 東京 / 三鷹吉卜力美術館 )
去過三鷹吉卜力美術館的人都知道,那裏禁止遊客拍攝,真是令人扼腕,許多電影裡的畫面盡在裏頭呈現,從許多宮崎駿的工作室模型的手稿中,一位藝術家的執著與幻想人生態度,令人欽佩,我想起了榮格……也想起了畢卡索!
有沒有發現,這三位大師有許多共同的特點,都有著「無可救藥童稚的心」、「快樂」、「天馬行空的想像力」、以及……其實他們在外表長相都很可愛!
一個人最幸福的事,莫過於擁有童稚的幻想,所以每個人在兒童時期多半很快樂,青春期之後就漸漸失去童稚的心了,發展心理學家會說這是人類成長與社會化必經過程,有時候我會想,社會化會比較好嗎?如果一個人社會化之後失去了快樂的心,那社會化可不是一帖慢性毒藥!
這樣的說法不太正確,但一定有甚麼辦法讓一個人社會化的同時,依然擁有兒童般快樂的心情,是的,這個世界上有人確實是如此,那莫過於像宮崎駿、榮格、畢卡索這般藝術家與哲學家了!
( 東京 / 鬼太郎茶屋 )
幻想能夠使一個人擁有快樂的心,如果你無法知道該幻想甚麼,那麼,不妨去看宮崎駿的電影,他的電影裡總有遼闊的天空,善良的人與動物,不會令人害怕討厭的鬼怪,因為幻想使人擁有力量,能飛能隱遁,能夠幻化!
幻想與夢有甚麼差別?哈~ 沒有, 是吧!
你以為夢境是一種不實際的東西?偉大的世紀哲學家榮格可不這麼說,他因此還治癒的上千人的心理疾病患,那些憂鬱症患者、恐慌症者。
( 東京 / 鬼太郎茶屋 )
有一個人,一輩子似乎都快快樂樂的,活到九十多歲,從事藝術創作,越老越像老頑童,那個人就是畢卡索!
於是我想 ……… 其實一個人喜歡做白日夢、老愛幻想實在沒什麼過錯,因為,他真得能夠活得很快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