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洛克   滴濺畫作品  )

經常佇立在海邊時,望著潮起潮落,打在岩石上漸出水花,復又收回退下,一次又一次,時而大時而小,看起來沒什麼變化,每次的水花又不盡相同,這實在與我們平日的心情起落沒有差別
…….

 我在準備考試唸書,認真說來也沒讀上幾回;也許一開始也不是抱持必勝的決心,二來看書得讓我有享受的感覺我才靜得下來翻幾頁,總算離考試的時間只剩幾個禮拜,終於我才有點應試的警覺,而藝術史眾多的流派與圖像,總是讓我翻到最後竟有點像暈車想嘔吐,哈~ 看書這麼累總算有一個畫家的作品抓住了我的脾胃, 美國行動藝術鼻祖,波洛克與其滴濺畫!

                       (波洛克   滴濺畫作品  )

其實近來的心情,委實有點像一開始說的「潮起潮落」,佛家來講就是一種「業力」;有時後業力不斷重複地發生,你似乎無法抵擋,就像你無法確定明天會不會發生什麼事,你只能任自己的心情與智慧辦別,去發展你業力下的因緣。什麼是「業力」,我以為應該是所有已發生未發生情境下你自己的思維與情緒!

 波洛克的作品寫著我們業力下的情緒面對。

波洛克在抽象表現主義運動中是位首要人物,他把繪畫看成是一種自發的活動,畫不是畫出來的,而是「自己產生的」,他說:「畫是有生命之物,我只是讓它顯現出來」。波洛克的典型做法是用畫筆或一根棒子用顏料盒把顏料直接灑到鋪在地板上的巨大畫布上面,其結果是縱橫交錯的彩色錢構成了異常微妙而複雜的網狀圖案。這項革命性舉動屏除傳統的筆刷和畫架,而將整個身體都投入作畫的行動中。 

我們都知道激發藝術的泉源 , 是來自潛意識的觀念!  

那麼,所有你面對事情態度,同樣來自於你潛意識對於事情的渴望或期待! 
 

1943年“波拉克”第一次畫展在約紐世紀美術館,那時記者給他的評語 :「雖受畢卡索、米羅的立體與超現實主義影響之下仍能走出自己的畫風」可惜那時“波拉克”的畫沒什麼人購買,日常生活依舊非常困苦。

1949年,波洛克開始出名,並且被人稱為活在世上的最偉大的美國藝術家。在這段時間,他戰勝了酗酒的毛病,精神狀況也開始好轉。但是好景不長,50年代初,他又開始喝酒,並對他的妻子施以暴力,他沒辦法戰勝時不時的沮喪的狀態。
 

如果說梵谷是印象主義繪畫的代表性人物,畢卡索是立體主義先驅,那麼波洛克就是抽象表現主義大師,他們之間在現代藝術史上的傳承和他們的藝術品價格,印證著他們之間的發展和相互關系。而波洛克無論是生前還是死後,都是一個非常有爭議的畫家。

據說波洛克的畫風轉變深受米羅與畢卡索的影響 :

 

 

 

 

 c138e2343472311c92a6d090c5b354db          

(米羅  1925年 小丑化妝舞會)


        (畢卡索   1932年 海灘上的女人和她的孩子)

 

波洛克作品技法的獨創和視覺效果的另類,給當年的美國藝術界帶來了極大的震動,被視為是擺脫歐洲影響的美國抽象藝術時代開始的象徵。波洛克的滴灑法(dripping)有點類似中國畫中的潑墨,就是先把畫布釘在地板上或牆上,然後隨意在畫布上潑灑顏料,把油畫顏料調稀再用筆或勺滴灑在畫布上;或將顏料桶打很多洞,任由顏料在畫布上滴流,創造出縱橫交錯的抽象線條效果;有時也用石塊、沙子、鐵釘和碎玻璃摻和顏料在畫布上摩擦產生繪畫效果,繪畫完全即興,在行走中完成。

由於波洛克的繪畫沒有中心、沒有邊際、沒有起點,隨意之間充滿了戲劇性的偶然效果,激情四射且充滿了色彩的張力和狂野,加上不拘一格,繪畫過程中泥沙俱下,沙礫、碎玻璃、雜物都入畫,所以作品的名字雖然簡單,畫面看起來沒什麼具體形象,實際上構圖非常嚴謹,也具備了抽象表現主義繪畫最本質的特徵,是抽象主義、表現主義和超現實主義三者結合的產物。
 

 

 (世界最貴的畫      此次賣出 1.4 億美元波洛克作品《1948 年作品第五號》的賣主大衛·格芬,是美國好萊塢娛樂業大亨。) 

當時極受歡迎 Life 雜誌的女記者訪問他時曾問:「你要如何知道 , 你的畫已經完成了 ?波拉克想都沒想馬上回答 : 「妳是怎麼知道 , 妳做完愛了 ?」也就說明所謂全心全意溶入的熱情吧! 

「行動繪畫」的名稱來自美國評論家H.羅森伯格在1952年對這種風格批評時提出的,它是無形式的、即興的、動感的、有生命力的、技巧自由的藝術,是用來刺激觀察力,而非滿足傳統藝術欣賞的趣味性。

抽象表現主義豪放、粗獷、自由的畫風,反映美國人崇尚自由、勇於創新的精神,卻也隱含現代人內心焦慮和苦悶的悲劇情調。
 

藝術是心的行動,在此行動中,身體有它的地位,波洛克的作品正是行動繪畫的中心思想



 


 



619bc9ef642cc0c73bade1807e1dbc4c

在波洛克的畫中,你似乎看不到主題(這也是抽象畫的風格),然而,在每個色塊區域你可以看到ㄧ個人的情緒;在流動的線條裡,你可以看到ㄧ個人的思維流向;而在參雜的石塊、沙子、鐵釘和碎玻璃中,你可以看到ㄧ個人心中的掙扎、矛盾、紛亂。
 

 

 

這也許也是ㄧ個人內心包裝之下最真實的世界,看似完美的一幅畫,畫中紀錄著ㄧ個人心中的種種好壞符碼;就像ㄧ個看似完美的人生,其實隱藏著無數的波濤故事。
 

ㄧ個人在心情膠著的時候,你只能讓自己的情緒任意發展,就像滴濺畫任其自由撒落般任運自生;心情總像潮起潮落不會停止,如同「風」帶來潮流波動,「業力」帶來情緒起伏;但是若你看得到整幅心的畫面,下次再升起的業力,你將會知道它會在何處落下!

 

............................................................................


 9a07dec98c20de0ed24ba3d92190745b


 (作畫中的波洛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蘇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9)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