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門那邊有個湖    陳衍寧  大陸作家 )

結束了今年夭折的中秋越南之旅 , 緊接著是一陣繁忙的學校評鑑工作,好不容易鬆了一口氣 ,最想做的莫過於開始進行創作!

我們原訂十月的畫展經上次開會,因場地租借延至明年一月,同年的七月在桃園亦有展出,在作品數量同時也增加,看班上這麼多同學研究所念的還挺愉快,不禁想著不如拿這些作品來報考研究所,畢竟"繪畫人生"是我個人生命哲學的一部份.

每個學畫的人都知道,在創作之前,除了個人對生命的省思外,大量閱讀別人創作也是重要工程之一,而近來在工作單位上因為人事異動,對於某些人性格及為人處事上的變化,頗令我感慨,不禁對人物畫特別感到興趣,在閱讀作品時挑選出兩個作家的作品來分享!

  (藏女和她的犛牛隊 -  陳丹青  大陸作家)

西藏仍舊是我的最愛,平地人或許覺得在那惡劣的高山環境中生存是一件困苦的事,事實上大陸廣東沿海一帶,每年都有相當多的人到西藏去避暑,夏天的時候這裡的氣候相當涼爽!


 
(朝聖 -  陳丹青  大陸作家)

每個人心中難免遇到無法通過的關卡,心中有著先知般的精神導師是有福報的,在虔誠祈禱五體投地的跪拜中,你接受到的訊息只有你知道,無疑的那是幫你開啟一道平靜的門!


   (西藏村莊  -  陳丹青  大陸作家))


 (西藏牧羊 -  陳丹青  大陸作家)

   (西藏流浪者 -  陳丹青  大陸作家)

為什麽大家生活中總是會有一些不如意 ?  無論是情感上 ,  工作上的, 人際關係上的....
在藏民的生活中,每天日復一日的牧羊生活, 他們的不如意又是什麼 ?


 
( 西藏馬群風景 -  陳丹青  大陸作家)

                                      (西藏牧羊人 -  陳丹青  大陸作家)
 
他們也有著濃濃的愛情故事, 不是嗎?

同樣工作愛情與生活, 他們快樂的本質又是什麼? 我想 , 大自然應賦予更多不同文化生活背景的智慧能量!

************************

 (微風出歇 -  陳衍寧  大陸作家)

生活中寧靜要靠自己去尋找,繁忙的時候心中感到寧靜, 與空閒處時心中喧擾不已, 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心境!


    (夏荷圖 -  陳衍寧  大陸作家)

如何可以像這般安恬閒適的心情  ?!


   (  月亮門 -  陳衍寧  大陸作家)


      (  夜深沈 -  陳衍寧  大陸作家)
 
美麗的外表下面, 彩妝粉飾與華麗衣裳總是替我們掩飾許多心情, 而唯有眼神是關不住所有的悲歡離合的故事, 你看到了嗎? 你又關好了嗎 ?



  (   畫屏 -  陳衍寧  大陸作家)


        (   紅鷹照暖 -  陳衍寧  大陸作家)

是的, 在畫家的眼中, 你永遠無法掩飾自己的心情 ;
或者說畫家永遠無法關好自己的靈魂  !



          (  靜思少女 -  陳衍寧  大陸作家)

唯有你自己,  才能真正瞭解你自己  !!

++++++++++++++++++++++++++++++++++++++++++++++++++++++++++++++++++
   (陳丹青  大陸)
陳丹青(1953-)上海人。1978年考入中央美院文革後首屆研究生班。1980年畢業,留任油畫系第一工作室。陳丹青於80年代初曾被國中同仁認為是當時最具才華的油畫家,甚至直至今日,油畫圈仍存在著陳丹青情結西藏組畫被公認為文革後劃時代的現實主義經典油畫作品,在美術界及文藝界引起很大轟動,持續獲得廣泛的關注、評論、研究與影響。《西藏組畫》對當時長期盛行並嚴重教條化的主題性創作模式發生衝擊,被認為是中國寫實油畫自前蘇聯影響轉向溯源歐洲傳統的轉捩點。而他對寫實能力的熟練把握,對歐洲古典油畫語言的深刻理解,令沉醉於油畫傳統手法的觀眾佩服不已。1982年移居美國。2000年回國應聘於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任繪畫系第四研究室責 任 教授。作品多次參加海外重要展覽。多幅作品為美術館、美國藝術機構及私人收藏。

陳丹青是80年代在畫壇產生較大影響的青年油畫家。1980年他創作的《西藏組畫》較早開始擺脫俄羅斯蘇聯油畫對中國油畫展的影響,追求用傳統西歐油畫的寫實手法來表達對現代生活、特別是邊疆少數民族的真實感受。陳丹青具有較強的造型能力,畫風細膩,感情真摯,思維敏銳,有著一種穩定和深沉的力量。摘自《中國油畫展280
年》畫集

人道情感和人格力量是陳丹青藝術中主要的藝術底蘊,這是他本人情感品格的自然體現,侵透了他的自身經歷,包含著他對底層人民的深切理解、憐憫和尊重。這種人道情感個人格力量賦予他的作品以輝煌和崇高的意義。——
摘自鄧平祥《論陳丹青)

  (陳衍寧 大陸)

陳衍寧(1945.1—)廣東博羅人。擅長油畫。 1965年畢業於廣州美術學院舞臺美術大專班。歷任海南話劇團舞臺美術設計、廣東省文藝創作室創作員。 廣東畫院專業畫家。 現旅居美國。 作品有《母與子》、《漁港新醫》等。 《無產階級的歌》(合作)獲全國第二屆連環畫展創作二等獎。

1959年考入廣州美術學院附屬中等美術學校。

1965
年畢業於廣州美院油畫系。

 1971
年至1985年先後在廣東省文藝創作室、廣東畫院從事繪畫創作。

1986
年留學美國。

1987
年和1989年美國韓夫納畫廊曾為他在紐約舉辦了兩次成功的個人畫展。

 1988
年畢業於美國俄克拉荷馬市立大學藝術系,留校任教。

1991
年榮獲英國藝術家協會主辦的肖像比賽大獎,此後連續為英國皇室及貴族繪製肖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蘇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