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抽象畫代表: 趙無極  的作品)

抽象畫的精隨在於探索「非視覺視覺化」(visualization of the non-visible)的過程。照法國評論家蘇福(Michel Seuphor)的定義:「抽象作品裡的形象無法辨識為何物,也不反映生活環境的事實。」繪畫中的色彩、線條、空間構成了一個造型世界。 

甚麼是抽象繪畫「非視覺」的內涵? 
 

康丁斯基(Wassily Kandinsky)在『藝術的精神性』裡描述為一種精神,由藝術家從內在經驗感應而生。 
 

「非視覺視覺化」應為一種情感召喚下的表現,而非僅是一種物質的描寫。 

延續這種觀點,美國藝術家波洛克(Jaackson Polloc)的滴畫被評論家以空間感性的角度來解讀,材料的自動效果被詮釋成情緒狀態。 
 

1950年代後期葛林伯格(Clement Greenberg)所提出的「晚期現代主義」,排除了抽象主義的情感取向,唯有排除本質因素包括人文敘述、心理情緒、宇宙猜想,抽象繪畫才有前進到完美的可能。 
 

以一個採用繪畫性在抽象形態的創作者來說,作品脫離感性卻難以想像。 

英國藝評家里德(Sir Herbrt Read)視之為「一種純粹心裡自動作用,誘發深藏在潛意識的象徵層次」,其目的在釋放內在的壓迫與需求。
 

我個人則認同後者里德的說法,我想即使作品簡化至「極簡主義」的風格,安迪沃荷的「噴泉」,其仍象徵更深的含意與解讀。


(趙無極作品)

 

抽象繪畫裡的物像世界,就像來到一個外星球遇到一位外星人,它用它們慣用的語言跟你SayHello」,而你則以你的直覺經驗回應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蘇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